眷村文化,是一代人的歲月記憶,更可以是台北新一頁故事的起點。
在困苦的環境下,眷村就像一個大家庭,不分你我、相互扶持。沒錢買東西可以先賒帳,下個月領薪水再還錢;沒時間照顧孩子,隔壁的阿姨也會幫忙帶小孩。那段光陰的故事,是時代變遷下最質樸的回憶。
眷村建物的保存,在早期沒有文資法前,都是得依賴相關學者的辛苦奔走,一磚一瓦才得以留下,所幸現在隨著科技進步,新舊文化融合有了全新的道路,四四南村就是最好的範例。
當時討論如何活化四四南村時,希望變成藝術家展演的空間,很幸運的,我們爭取到南山人壽的贊助,成功推行光雕展演。現在,時代的磚牆變成了畫布,不僅不傷古蹟建物,還與當代光雕藝術結合,讓眷村免於荒廢的命運,參與台北發展的下一段歷史。
守護文資,就是紀念過去先人的努力,過去、現在與未來偉大市民的回憶,將持續傳承下去。
#TaipeiK33PGoing
#偉大市民齊步共贏
#黃珊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