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業界有「配樂鬼才」之稱的范宗沛,情義相挺黃珊珊,拿出從唸書時期就一直陪伴在身旁達四十餘年的大提琴,為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演奏競選廣告的背景音樂。黃珊珊也對音樂大師們的支持,表達誠摯的謝意,她表示自己與音樂圈的淵源很深,也始終認為音樂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,她一定會把台北市建設成為充滿音樂與大愛的城市,來表達對音樂界的支持與謝意。
范宗沛曾任國家台灣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九年,為許多電影、電視、舞台劇作曲、演奏,也是國內少數金曲、金馬、金鐘獎「三金」得主,在音樂藝文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談到選舉,范宗沛說:「經過這麼多年,我對『顏色』已經沒有感覺,都快要色盲了,我覺得沒有甚麼包袱的人,上任做事情比較快;就我的觀察,有包袱的人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剷除前任的人和正在進行的事,先把自己的地盤掃乾淨,把自己的人情債搞定了,才要開始做事,這很麻煩,前兩年幾乎就是天下大亂!」
他認為柯文哲只是黃珊珊從政歷練的一個過程,而黃珊珊上任後也幫台北市還了很多債,做了很多的事情,她在副市長任內學習了更多事情,累積更多的經驗,相信柯市長當初選擇黃珊珊擔任副市長,就應該知道她是一個有自己主見的個體,將來黃珊珊一定會非常有主見的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台灣對於文化的定位,長期以來因為顏色的關係,一直不太清楚,從以前到現在,換哪一種顏色執政,哪一種文化的音樂就會多一點,但傳統音樂,還有全球流行的古典音樂這個區塊,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。舉例來說,以前有國光藝校,還有京劇、崑曲,台灣也有南管、北管,如果說這是源自於河洛,就要完全劃清界線嗎?
這種不平均會造成年輕人對文化的認知偏差,好像只要走流行音樂就會成功、被人關注、迅速賺到錢,但回過頭來看,傳統文化的根就越來越抓不住,我們的音樂越來越與美、日、韓風格混雜在一起,在任何舞台劇、戲劇裡,絕大多數只提到民國四十幾年的歷史,再往前就很避諱,好像會被抹上什麼東西。
范宗沛相當感嘆,台灣有自己的文化,但也不要把幾千年累積下來的那些「精緻」丟掉,而是應該要更融合在一起,硬要去切割經年累月淬鍊出來的結晶體,是件很愚蠢的事,其實台灣和大陸的文化是有差異的,我們屬於小而精緻,應該從中找到更漂亮的舞台和呈現方式。
此外,文化藝術需要時間的累積,它不是快乾水泥,這些東西也會呈現在公共建築的美學上面,目前台北市某些地方看得到,比如大稻埕,從街道到每一個個體戶,整體街廓的景觀與歷史文化記憶的連結,就很有SENSE。
最後,范宗沛也向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說聲加油,衷心期盼台灣能走出非藍即綠的框架,走在自由的道路上,文化藝術沒有疆界、沒有省籍、族群之分,讓文化藝術能夠獲得平等的對待,給與下一代正確的認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