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黃珊珊的嗡嗡嗡筆記EP7【2022五月疫情海嘯】

2022年五月雖然不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最慘重的一個月,但肯定是防疫工作最驚濤駭浪的一個月。

四月底確診個案暴增,我親自督軍指揮將原來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的工作(包括安置、關懷、開立居家隔離書、生活與醫療照顧等等)交給區公所共同執行,成立區級關懷中心,其實就是十二個行政區的災害應變中心,市政府各局處和警消單位都派有同仁支援,萬眾一心備戰疫情。
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3日宣布,自5月9日零時起,入境居家檢疫改為「7+7」,確診者居家照護改為「10+7」,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改為「3+4」。

中央的系統在那一個月,真可說是第一線同仁的噩夢:資料不全、錯誤百出,每天都有同仁被民眾罵到哭。然而我看到第一線的同仁完全沒有因此而氣餒,仍然一樣有愛心、有耐心、不厭其煩的做著重複的工作。他們能夠承受那些,就是因為看到,每一個確診者和他們的家人,都是那樣的慌張、無助,我們是他們的靠山,再苦都要撐下去。

整個五月,大量快篩陽性民眾擠滿醫院急診處,市長指示盡速成立院外急門診,我們召集各大醫院院長會議要求配合院外急門診與增加PCR採檢量,但還是有大量民眾湧進醫院。我跟市長建議將大佳河濱公園車來速轉到士北科技園區(因應防汛期),因為需求量大增,我又親自勘查木柵機廠停車場與中正紀念堂場地,繼續設置兩大車來速急門診與採檢站。

終於,快篩陽的民眾不必再等PCR確診就可認定並給藥,雙北一個月前就已經提出,因為,急門診的確診率已經高達95%,讓有症狀的快篩陽民眾早幾天用藥,對於減少中重症會有很大助益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
很多人說我們故意跟中央唱反調,事實的真相是,我們在第一線打仗,只有我們知道戰場變化,知道該怎樣應變才能解決問題。可是很多政策都必須中央同意,我可以理解中央必須兼顧全國疫情,但是,每天在第一線打仗的雙北經驗,才是最珍貴的資產。

後來疫情延燒到中南部,雙北經驗成為他們避免重複犯錯的借鏡。

台北要繼續前進,請支持台北市政府繼續為民眾「嗡嗡嗡,勤做工」。

#TaipeiK33PGoing

#偉大市民齊步共贏

#黃珊珊 #嗡嗡嗡筆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