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33個人生故事》推薦序 祝願
司法院前大法官 黃茂榮
雖說「師者,所以傳道、受業、解惑也」。但能有多少傳承,實在不好説。珊珊跟我提起,當年如何受到啟發,而有今天的志願與發展。我祝願她能一本初衷,圓滿實現她從政的目標 —— 為從政者樹立一個新的標竿:熱情關心人間的苦難,共同理性的認識問題,克服不當的法規障礙,解決問題。
珊珊是一位善良、誠實、勤奮且聰明的人,只要她虔誠發願,持之以恆,當可心想事成:給大家一個美好的未來。爰為她試擬願文,勉勵如下:
如果有機會,我將
(一)一本初衷,熱心關懷民生疾苦。
(二)認真學習,透過產業調查及社會調查,力求如實理解各行各業,以及各個階層之困難與需求,量力而為,幫助其克服或實現。
(三)術業有專攻,個人的知識與智慧,一定會有所不足,所以,我將禮聘熱心公益之教授、教師及各方賢達,帶領大學學生及研究生,與市府同仁,探討各種市政問題,共同努力,協助臺北市政府,把臺北市建設成一個公平、有效率,並充滿愛心關懷的城市。
(四)當中,我會特別注意:(1)快速解決無殼者之合理居住,(2)外食者之飲食健康,以及(3)年輕學子之教育的改善,和(4)通勤者之交通費負擔,以及(5)幼兒、單親家庭、獨居或老人家之生活照顧的問題。
(五)各種市政服務,有許多具有自償性,我會注意提高這些服務的效率,讓鄉親可以減輕負擔,受到確實的服務。
(六)經濟學上有兩個章節特別與效率有關:資訊不對稱及經濟活動之外部性。我會善用經濟學的知識,縮短交易雙方資訊不對稱程度,降低交易成本,改善交易秩序,防止詐騙,以確保消費者在房屋交易、食品交易的安全;針對經濟活動之正面及負面的外部性,提供必要的補貼,或課以適當的規費,將其外部效益或成本內部化,以提高效率,增進福利。
讓我們一起努力,誠實、公平、有效率的打造一個美好的臺北市。